風涼話

Yufen Chun 2025-05-15 1 min read {Quotes} [Philosophy]

楓葉地和星條旗地俏麗人問:甚麼是風涼話?

『風涼話,讀作: fēng liáng huà。意思是打消別人積極性的嘲諷話,以及不負責任的冷言冷語。出處《何典》第二回:「虧你做了鬼地方,說出這樣風涼話來。」』— 百度:風涼話

『說風涼話,站在旁觀地位,講些不負責的話。《蕩寇志》第五三回:「我們多少人拉不動,你有多大本領來說風涼話?」也作「說清話」』。— 成語典

『冷言譏笑別人的話。《孽海花》第一八回:「給一個低三下四的奴才,含血噴人,自己倒站著聽風涼話兒!」』— 教育百科:風涼話

『「說風涼話」,中文俗語,意思是「站在事件之外說些不負責任的諷刺性的話」,常常用於對不站在對方立場上思考和講話的人的反駁。可以翻譯為 “make irresponsible and carping comments” 或 “make sarcastic comments”。』— 一課譯詞:說風涼話

『在現代漢語裡,「風涼話」是指「不負責任的冷言冷語」。 「風涼話」一詞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文宗開成三年(838 年)的盛夏,文宗和幾名詞臣在未央宮吟詩消夏。文宗首先吟道:「人皆苦炎勢,我愛夏日長。」柳公權跟著應和:「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各詞臣也相繼吟誦附和。文宗唯獨激賞柳公權的那兩句,說它「辭清意足,不可多得」。這一記述出自《舊唐書》,後世詩人對此多有評論。蘇軼就認為柳公權這兩句詩「美而無箴(諷諫)」,於是為它續上四句:「一為居所移,苦樂永相忘。願言均此施,清陰分四方。」的確,文宗在享受殿中風涼時,哪能想到徵夫耕叟正苦於夏日之酷熱呢?後人從柳公權的詩中,引申出「風涼話」一詞,指那些不負責任的嘲諷的話。』— 浙江老年報:「風涼話」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