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秀网站《逼近真相——記者在現場(四)》影片报道:
2021 年 7 月,郑州遭遇极端特大暴雨,地铁 5 号线一列列车被洪水围困,导致 14 人不幸遇难。当时,潘俊文采写的一篇调查郑州地铁五号线五龙口停车场进水的新闻报道,成为国务院灾害调查组重要的参考资料。
国务院灾害调查组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在这里:
···调查认定,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是一场因极端暴雨导致严重城市内涝、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灾并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郑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区县(市)、部门和单位风险意识不强,对这场特大灾害认识准备不足、防范组织不力、应急处置不当,存在失职渎职行为。总体是“天灾”,具体有“人祸”,特别是发生了地铁、隧道等本不应该发生的伤亡事件。郑州市及有关区县(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此负有领导责任,其他有关负责人和相关部门、单位有关负责人负有领导责任或直接责任。···
(六)迟报瞒报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一是未按规定统计上报。···二是刻意阻碍上报因灾死亡失踪人员信息。···三是对已经掌握的信息隐瞒不报。···调查组还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社会关注的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复盘了发生过程,查明了主要原因和问题,认定了事件性质。
潘俊文在《关于郑州暴雨的记忆:那些在新闻现场的逆行者》说:
灾难报道往往有四个方向:救援宣传,逝者报道,追责调查和灾难下的众生相书写。
说实话,有时候我也想睡觉,想着少写一篇也没啥,但一看到那些在新闻现场“拼命”的记者,这种念头就打消了。正是这样,我一边做深度调查,一边完成了《逃出郑州京广北路隧道》和《雨衣爸爸》系列报道。后者是独家首发,让大家了解了这位失去女儿的父亲的故事。
除了热点新闻,记者和媒体想在重大突发新闻事件中被记住,深度调查是一种可能。灾难报道中质疑和追问的深度调查,不仅是一个新闻单位的态度,也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作为记者,我知道这是郑州之行最重要的任务。郑州暴雨,洪水冲垮地铁 5 号线停车场挡水墙进入隧道,造成 14 人死亡。作为国内最大的地铁安全事故,我们肯定应该追问和质疑。洪水为什么会冲垮挡水墙?洪水如何从地铁停车场到事故地点?地铁停车场的选址和建筑是否存在问题?7 月 23 日和 24 日,带着这些疑问,我绕过安保人员看守,翻越工地围墙,全方位对地铁停车场进行探访和调查,期间,我甚至被人追赶,因为担心素材丢失,我一边跑一边将照片和视频传回后方保存。
通过探访调查,我发现除了通报中写的一处防水墙被冲垮外,在停车场的西边和南边分别还有两处围墙被冲垮,露出七、️八米长的豁口,另外在停车场的西边根本没有挡水围墙,只是一排临时搭建的蓝色铁皮围栏。通过测量和采访周围居民,我确认地铁停车场是该区域最低点,甚至比周围房地产楼盘低好几米。此外,我通过朋友还拿到一份政府材料,10 年之前,该区域还未建停车场时,就曾因积水问题上过郑州市“黑榜”。材料中提到的停车场东面的一条河不仅十年没有变化,甚至在暴雨之前被盖上水泥板,明渠变成暗渠是当地居民认为此次排水不畅,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很快,结合对地铁轨道相关专家的采访,我完成了《郑州地铁 5 号线“进水口“调查》,独家披露通报之外的两个进水点,也提出了地铁停车场区域位置低洼,容易积水的现实情况。稿子发出后,多家媒体纷纷跟进,大家也将视线从关注地铁遇难者故事,转移到追问进水原因。10 月初,郑州 7·20 调查组专家找到我,称我们的调查报道对他们的调查和判断帮助很大,他们调查组去地铁停车场较晚,现场已经不在了,所以很多时候需要依托我们记者当时在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
红星新闻《逃出郑州京广北路隧道》在这里。
红星新闻《雨衣爸爸》在这里。
红星新闻《郑州地铁 5 号线“进水口“调查》在这里。
凤凰秀网站的其它报道是:
- 《逼近真相——記者在現場(一)》;(记者无非就是把一些事情记录下来,我们不要去评判,我们也不要去试图左右,你只能当一个旁观者,让现在的人,以后的人他能看到这份记录,或者可能有一些参考。)
- 《逼近真相——記者在現場(二)》;(重大刑事案件,找到對社會公眾有利的信息,而不是捲入到糾紛當中,淪為到某一方的發聲筒。)
- 《逼近真相——記者在現場(三)》;(复杂人性,被受访者出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