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白
網上說:
「上了大學後我們會發現,上海同學並沒有咄咄逼人的語氣,廣東來的也沒有什麼都吃,河南來的也很愛乾淨很安分,湖北同學也沒兇猛得像猛獸,內蒙古還是很現代化的,山東同學也喜歡吃米飯,湖南同學沒有傳說中像土匪,福建的同學普通話說起來也很好聽,新疆的同學很乖巧很文靜······我們都活在一個聽說的世界,活在別人的語言。」
「戴眼識人」,不要活在別人的語言中。讀書呢?
你在那一層
梁漱溟先生在《思維的八個層次,你在那一層?》說(文抄如下):
第一層境界:形成主見
用心想一個問題,便會對這個問題有主見,形成自己的判斷。 ······
第二層境界:發現不能解釋的事情
有主見,······才會發覺前後左右都是與我意見不同的人。 ······
面對各種問題,你自己說不出道理,不甘心隨便跟著人家說,也不敢輕易自信,這時你就走上求學問的正確道路了。
第三層境界:融會貫通
從此以後,前人的主張、今人的言論,······
你看到與自己想法相······有不同,就非求解決不可;······於是,古人今人所曾用過的心思,慢慢融匯到你自己。 ······
這是讀書唯一正確的方法,不然讀書也沒用處。會讀書的人說話時,說他自己的話,不堆砌名詞,不旁徵博引;反之,引書越多的人越不會讀書。
第四層境界:知不足
用心之後,就知道要虛心了。自己當初一點見解之浮淺,不足以解決問題。
學問的進步,······還表現在你的心思頭腦鍛煉得精密了,心氣態度鍛煉得謙虛了。心虛思密是求學的必要條件。
對於前人之學,總不要說自己都懂。因為自己覺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見,完全虛心地先求了解它。
遇到不同的意見思想,我總疑心他比我高明,疑心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見聞,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樣判斷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過於我,不然,何以我所見如此而他所見如彼呢?
第五層境界:以簡禦繁
你見到的意見越多,專研得愈深,······心裡全是一貫的系統,整個的組織。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這時候,才能以簡禦繁,才可以學問多而不覺得多。
凡有系統的思想,在心裡都很簡單,彷彿只有一兩句話。 ······
······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覺得無甚話可說,還是一點不說的好。 ······
反過來說,學問淺的人說話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詞越多。讓一個沒有學問的人看見,真要把他嚇壞了!其實道理明透了,名詞便可用,可不用,或隨意拾用。
第六層境界:運用自如
如果外面或裡面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那學問必是沒到家。 ······
真學問的人,學問可以完全歸自己運用。假學問的人,學問在他的手裡完全不會用。
第七層境界:一覽眾山小
學問裡面的甘苦都嚐過了,再看旁人的見解主張,其中得失長短都能夠看出來。 ······因為自己從前也是這樣,一切深淺精粗的層次都曾經過。
第八層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後,心裡就沒有一點不透的了。
原文在這裏,花辰月汐,第 29 期,2018 年 3 月,第 4 - 8 頁。
收場白
一些書,不喜歡告訴我們答案。
按施國祁注的《元遺山詩集箋注·卷十四·論詩三首之三》:「暈碧裁紅點綴勻,一回拈出一回新;鴛鴦繡出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
據聞,意思是:「刺繡的能工巧匠渲染碧絛、裁剪朱紅,把繡品點綴得均勻得體、光彩照人,每刺一回繡布即呈現不同的意境。繡好了美麗的鴛鴦圖,就把它拿出來請人欣賞;但是,可不能把織繡的方法教給別人啊。」
金針:比喻祕法,訣竅;度:通「渡」,越過,引申為傳授。比喻把高明的方法傳授給別人。
詩的作者,元好問,是金朝最有成就的文史學家。他學識淵博,着述豐富,為官清正,援引後進,一直在『金針度人』,啟迪後學。
他按《桂苑叢談》的一段神話傳説,寫了這詩。唐朝有個女子,每年七夕都要向織女乞巧,燒香祈禱,共七天七夜。某年,在第七天晚上,一輛雲霞托起的彩車來了,車上坐著織女,拿出金針,放到她手裏,説:「你把金針別在裙子裏。三天之內,自己一人呆在一間屋子內,不要説話。」三天後,女子走出屋子,開始織布繡花,飛針走線,果然手巧無比。
胡適先生認為這樣不好,他認為應該把原句改為「且把金鍼度與人」。因為,做人做事,有了新的創意和心得,公開推廣,社會國家才會進步。
但是,《桂苑叢談》原文是:「······令三日勿語,汝當奇巧。」織女說是「奇巧」,所以類研究猿認為,元好問才說「莫把金針度與人」。
據聞,有些說佛的,認為「莫把金針度與人」是另有意義,那便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