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的證明

Yufen Chun 2022-05-03 1 min read {Quotes} [Philosophy]

故事

據聞,在義大利,1 名司機負責運送 3 名精神病人回精神醫院。中途,他疏忽,讓 他們逃掉了。為了保住工作,他把車開到一個巴士站,許諾可以給 3 人免費搭車。3 名貪婪的人上車,他把他們充作患者送進了醫院。

最後,其中 1 名乘客離開精神病院,並報了警,救了另外 2 名乘客。

記者採訪另外 2 名乘客。

下面是對甲的採訪:

「記者:當你被關進精神病院時,你想了些什麼辦法來解救自己呢?」 

「甲:我想,要離開,首先得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  

「記者:你是怎樣證明的?」 

「甲:我說:「地球是圓的」。這句話是真理。我想,講真理的人總不會被當成是精神病吧!」

「記者:最後你成功了嗎?」  

「甲:沒有。當我第 14 次說這句話的時候,護理人員就在我屁股上注射了 1 針,我便渾渾噩噩。」

下面是對乙的採訪:  

「記者:你是怎麼走出精神病院的?」  

「乙:丙救了我和甲出來。丙成功離開精神病院,報了警。」

「記者:當時,你是否想辦法逃出去呢?」  

「乙:是的,我告訴他們我是社會學家。我說我知道美國前總統是克林頓,英國前首相是布萊爾。當我說到南太平洋各島國領袖的名字時,他們就給我打了 1 針,我便渾渾噩噩。我就再也不敢講下去了!」

「記者:那丙是怎樣把你們救出去的?」

「乙:他進來之後,什麼話也不說。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當醫護人員給他刮臉的時候,他會對他們說謝謝。第 28 天的時候,他們就讓他出院了。」

羅森漢恩實驗

網上說: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的教授羅森漢恩博士於 1972 年進行了「羅森漢恩實驗」(後來也被稱為「假病人實驗」)。羅森漢恩博士招募了 8 個人(3 女 5 男)扮演假病人,他們分別是 1 位 20 多歲的研究生、3 位心理學家、1 位兒科醫生、1 位精神病學家、1 位畫家、1 位家庭主婦。所有的假病人都告訴精神病醫院的醫生,他們幻聽嚴重。但是除了這個症狀以外,他們所有的言行完全正常,並且給問診者的信息都是真實的(除了自己的姓名和職業外)。

結果,他們 8 人中有 7 人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被關入精神病醫院後,這 8 個假病人的所有行為都表現正常,不再幻聽,也沒有任何其他精神病理學上的症狀,但是卻沒有 1 個假病人被任何 1 個醫護人員識破。當假病人要求出院時,由於他們已經 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籤,醫護人員都認為這些病人「妄想症」加劇。精神病院的醫務人員甚至發明了一些精神病學上的新術語來描述這些假病人的嚴重「病情」:假病人與人聊天被視為「交談行為」,他們甚至認為假病人做筆記都是一種精神病病情的新發展,以至於「做筆記」被護士當作病人的病狀以「書寫行為」記錄在他們的病歷中。

羅森漢恩的研究揭示了診斷標籤的危險性——標籤效應:一旦醫護人員認定某一個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就會把他的一切行為和舉止視為反常。其實,有時,「病人」沒有問題,有問題的倒是「醫生」的眼力和判斷力。這個心理學實驗在教育學上的意義是:當一個孩子被貼上了「壞孩子、「差生」、「笨蛋」等符合某個心理條件的標籤時,那個標籤將掩蓋他的所有其他品質,甚至優點。無論那個孩子做什麼,老師和家長都認為那個孩子「差」、「壞」、「笨」。人們歧視性的眼光和態度會迫使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向著人們的偏見——標籤所指的方向發生偏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對孩子的「標籤」態度不及時轉變,最壞的結果就會發生:我們對孩子的負面看法(或者說,負面期望)可以變成孩子的自我確定,導致一個當初也許並不壞、並不差的孩子真的會成為一個「差生」或「壞」孩子。

參考:

David L. Rosenhan. 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 Science, New Series, Vol. 179, No. 4070. (Jan. 19, 1973), pp. 250-258.

網上感慨

「那些用某種方式去證明自己真理在握的人,那些用某種方式證明自己知識豐富的人,都可能被認為是個瘋子,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罷了!」

「一個正常人想證明自己的正常,是非常困難的。也許只有不試圖去證明的人,才稱得上是一個正常人。」

「永遠不需要向別人解釋你自己,因為喜歡你的人不需要,不喜歡你的人不會相信。」

「 為什麼要表現自己呢,還不是內在的無價值感嗎。這不就說明自己內在的自卑嗎。 真正的價值不需要證明,而所需要證明的,不過是人心的妄念執著······。與其去證明自己,還不如把時間用來成為你自己,成為那個本來就很好的自己!」

「過度努力是一種自我耗損與傷害。因為過度努力的人,追逐的是他人或社會眼光中的自己,而非真實的自己。而當你相信自己夠好,你就不用總是必須向這個世界證明什麼。」

「起初,我們揣著糊塗裝明白,
後來,我們揣著明白裝糊塗。
並不是我們願意活得不明不白,
只是,好多事情。一用力,就會拆穿,
一拆穿,就會失去。
(人類)的世界,總是這麼脆弱。」
——— 蘇岑。 (原文是:成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