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使

Yufen Chun 2024-02-05 1 min read {Quotes} [Philosophy]

楓葉國俏麗人聽了新聞,問甚麼是「擇洗」。

香港資深出版人梁振輝先生在 2019 年 5 月 7 日文匯報專欄《粵語講呢啲》1 的解釋:

長期以來,中國在市場上一般使用「銅錢」,大宗交易就會涉及多串「銅錢」。到了元代,政府以白銀鑄成馬鞍形的「錠」(讀「定 6-3」,俗讀「定」),稱為「銀錠」(一枚叫「一錠銀」),俗稱「元寶」。大宗交易的情況改善了, 可小额交易須把「銀錠」切碎秤重,在操作上極為不便。直至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國家鑄造的小圓餅形「銀圓」/「銀元」大量流入中國。由於這些銀幣配備多種面值,於是乎在中國市場大行其道。廣東人通常叫一枚「銀圓」做一個「大洋」(指外國來的),而「洋」會讀成「洋 4-2」。

清朝晚期,政府自行仿鑄「銀圓」,定「壹圓」重「七錢二分」;又定每圓十角、每角十分。

舊日,當遇上麻煩、棘手難辦的事情時,廣東人多會搖頭嘆句「擇使」(讀「擇洗」)。「擇使」的語源原來與「使銅銀」有關。話說當年有不法集團在鑄造「銀圓」的過程中摻進銅,人稱這種假「銀幣」做「銅銀」(「銀」讀「銀 4-2」)。由於此等「銅銀」充斥市場,人們在使用時,為免爭議或被誤會行使假幣,都會先作「篩選」,亦即選「擇」地「使」用。人們叫這個過程做「擇使」;由於過程繁瑣, 人們便以「擇使」來形容「濕滯嘢」(難以解決的問題) 了。

1:原來的連結是 404 無法找到。這是衍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