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秘訣

Yufen Chun 2021-05-23 1 min read {Lectures} [Philosophy]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1930 年 9 月 7 日 - 2021 年 5 月 22 日)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經常有人問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其實談不上什麼秘訣,我的體會是「知識、汗水、靈感、機遇」這八個字。

首先,知識就是力量,是創新的基礎,同學們不但要打好基礎,還要開闊視野,掌握最新發展動態。

第二點,汗水指的是要能吃苦,任何一個科研成果都來自於深入細緻的實乾和苦幹。

第三,要有靈感,靈感就是思想火花,是知識、經驗、思索和追求綜合在一起昇華的產物,同學們要做「有心人」,隨時注意捕捉思想的火花。

第四是機遇,偶然的東西帶給我們的可能是靈感和機遇,你們要學會用哲學的思維看問題,透過偶然性的表面現象,找出隱藏在其背後的必然性。

我認為堅持做到這幾點,才能突破障礙實現夢想。

據說:

他不愛古板和教條,學生時代「跟著興趣走 」。數學老師上課教乘法「 負負得正」,他想不通為什麼,就問原因,老師說:「 你只需要記住就行了!」 袁隆平對這種教育方式耿耿於懷,直到 2001 年獲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時,還和一同獲獎的數學家吳文俊說起這段往事。

1965 年 10 月,他把初步研究結果整理撰寫成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並投稿到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科學通報》雜誌上。

論文分 4 部份:「引言」、「方法和經過」、「觀察結果」和「討論」。

「引言」有 2 段,「方法和經過」有 2 段,「觀察結果」有 11 段, 「討論」有 3 段。

時近傍晚, 因為接連會客,加上眼睛尚未康復,袁先生看起來略顯疲憊, 我們也將結束此次拜訪。臨別時,高福主編也再次講了來訪的目的。他提到, 來長沙的飛機上,他還在認真學習袁先生的論文,並讚歎寫作「非常精煉, 邏輯性很強」, 接著興致勃勃地讀了起來:

「水稻具有雜種優勢現象尤以秈粳雜種更為突出,但因人工雜交制種困難, 到現在為止尚未能利用。顯然,要想利用水稻的雜種優勢,首先必須解決大量生產雜種的製種技術,從晚近作物雜種優勢育種的研究趨勢和實際成果來看, 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途徑,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

這是非常經典的論文寫作方式,先描述現象,再提出問題,然後講如何解決問題,這對我們如何寫好科技論文有很大的啟發,一定要作為範例講給學生, 現在很多學生是不會寫科技論文的。「袁老師最講究文字了!經過袁老師手的文字沒有多(餘)的」。說到這兒,經常幫助袁先生整理文字材料的辛業芸老師馬上做了補充。由此,袁先生對文字寫作的嚴謹和縝密,也非常值得我們期刊編輯們認真學習和仔細揣摩。

參考:

  1.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

  2. 袁隆平院士給年輕人的贈言

  3. 袁隆平逝世:播下改變中國的種子

  4. 55 年前,袁隆平在《科學通報》上發表第一篇論文。(摘錄自《袁隆平口述自傳》)

  5. 袁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 原文再版。科學通報,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6 年 35 期,3732 - 3734 頁。

  6. 《科學通報》編輯部。五十載論文情深,半世紀水稻逐夢 —— 為“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發表 50 周年拜訪袁隆平先生。科學通報,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6 年 35 期,3738 - 373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