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退之,反對唐憲宗迎接釋迦牟尼佛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刺」是檢核問事,即監察。「史」是史官、負責文書的官職。後代的刺史(刺御史)、巡按(巡按御史)等都來自「御史」。
宋「知某縣事」,簡稱「知縣」,事實上是一縣長官。「知縣」集全縣眾多職權於一身,故須有監督之刺史,以正視聽。
知縣,大權在握,好不威風,呼風喚雨。商界的「知縣」,燒的是老闆、股東的錢。米字旗國和花旗國的跨國公司,多次出了亂子,要用法例和專業守則糾正和規管。例如,雷曼事件、安然事件、大眾汽車排放門、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在 12 國行賄、阿梅克-福斯特-惠勒能源有限公司、標準銀行股份公司等等。
清朝地方的行政體系主要是省、府、州、縣府。京城知縣是六品官員,外縣的知縣是七品官員,縣丞、縣尉都是八品官員。縣丞、縣尉是知縣的副官。
清代的製度規定,知縣具有守城責任,凡因農民起義、盜匪猖獗,而丟失城池者,一律論斬。所以,知縣在軍事方面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將領手握虎符。虎符為銅製、虎形,一分為二。在平常時,右符由皇帝掌握,而左符由帶兵將領所有;在戰時,皇帝命人將右符帶到軍中,和左符合併,這才能調遣軍隊,戰時結束後,右符被送回皇帝手中。
將領出了亂子,死的是士兵,失的是國土。
知縣出了亂子,死的是市民,苦的是老百姓。
現代有指揮參謀學院,培養指揮與參謀軍官。
根據作戰規模和涉及範圍分為戰略、戰役和戰鬥計劃。科學而周密的作戰計劃,是奪取作戰勝利的重要條件。作戰計劃,通常在參謀長主持下,由作戰部門依據上級意圖,受領的任務和本級指揮員的決心,經過對敵我各種情況周密的分析判斷擬製的。其內容主要包括:敵情判斷結論;上級意圖、本級任務和決心;部隊編成、部署和任務;作戰階段劃分;行動預案;協同動作的原則和要求;主要保障措施;指揮、觀察配系等。對初戰或第一階段的行動作詳細計劃,爾後行動可概略計劃。當情況發生變化時,應及時修正或改變原來計劃。作戰計劃除本文外,一般還附有偵察、通信、工程、防化、測繪、氣象和政治、後勤、技術等保障計劃。作戰計劃制定後,有關內容可用命令形式分別下達部隊執行。
制定作戰計劃要貫徹指揮員決心,科學預見情況,合理安排力量、時間和物質資源,立足最困難和最複雜的情況,圍繞作戰重心,關照各戰場、作戰方向、作戰力量、作戰行動和作戰階段之間的關係,針對可能出現的複雜情況制訂可行的處置方案,使作戰計劃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通常對當前作戰階段進行詳細計劃,而後作戰階段則概略計劃。力求周密細緻、簡明準確,在基本掌握客觀情況的前提下采取平行作業、順序作業等方法迅速進行,儘可能縮短擬製時間,以利於部隊及時進行作戰準備。在作戰實施過程中,當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時,要及時修正計劃或重新制定新的作戰計劃。作戰計劃在制定和執行過程中要注意嚴格保密。為了適應信息化戰爭作戰指揮的需要,參謀機關日益重視運用軍隊指揮信息系統,提高制定作戰計劃的時效性和可行性。
參考資料:
-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 年。
傳言,古代會打仗的讀書人不多,例如:孫臏(戰國)、吳起(戰國)、孫武(吳)、陸遜(吳)、陳慶之(南朝梁)、李靖(隋唐)、王守仁(明)、袁崇煥(明)、左宗棠(清)和曾國藩(清)。
打仗不可以大穮禾。
「七」字從「一」從「丨」,表示用「丨」把「一」從中切開,「七」是「切」的初文,後借為數字。
為了使字形不易相混,數字往往假借筆畫較多的字來代替本字。而「七」的大寫,漢代借「桼」字充當,後來則借「漆」字充當。「柒」本是「漆」的異體,後來兩個字逐漸分化,「柒」也就專門用作「七」的大寫。
參考在這裏,中文大學,漢語多功能字庫。
「七」和「漆」是有關係的。